当前位置:首页 > 多党合作 > 参政议政 >

省九三学社在省政协大会上的发言引起各界高度关注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9-01-16 17:08:47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1月15日,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徐礼华代表省九三学社在大会上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在场领导和政协委员们的一致好评,在湖北日报、长江云等媒体平台上广受关注,反响热烈。现登载发言全文如下:
 
  莫将“痕迹”当“政绩”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省部分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在工作中还十分强调过程控制和“痕迹”化管理,有的甚至将“痕迹”等同于“政绩”,“形式主义”出现了新的变种。
 
  一是以台账落实工作。为应付上级的检查考核、评先选优,基层工作有时更加注重资料表册的齐全美观,导致干具体事务、服务群众的作为反而被忽视。如某市社区平均每周迎检一次,每年报送近80类、数百本的台帐和50种报表及材料等,约占全年工作量的70%。有些职能部门检查工作,就是翻台账、比“堆头”、看包装。部分基层干部过于在工作“留痕”上做文章,不重实干求实效,工作不落地,而是依赖材料充当政绩。有人夸张地形容:“痕迹做得好,就是单位宝。”
 
  二是表格宁滥勿缺。材料“宁多勿少”、程序“宁繁勿简”、证明“多多益善”成为某些单位对工作的基本要求。以“精准扶贫”为例,各种材料、表格复杂冗长,同样的内容需按不同模板反复导入。资料汇集往往需要层层培训、多次走访、数次签字,基层干部不堪其累,扶贫对象不堪其扰。某镇扶贫干部反映,最忙时曾一天上报8套表格,平均每天上报2-3份汇总材料。贫困户档案涉及各类登记表、调查表、明细表、记录表等20余种材料,一户档案达50余页;且填报口径频繁调整,重整档案耗时费力。
 
  三是“本本”越来越多。有的将“专本专用”作为留痕管理、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从上到下,层层加码。为应付专项检查,有的单位是一项工作一个专用笔记本,不同会议用不同的笔记本,人均6-7个本,有时开会拿错了笔记本还要回来认真“转誊”,基层干部看似忙忙碌碌,实际将大量时间花在了转抄转摘上。
 
  四是简报层出不穷。简报大多是领导活动、会议报道、经验总结,很少有“干货”。某县级市委办公室干部反映该市各级单位办的简报一度达到上百份,有长期性的,也有临时性的,每期印数不等,一天不取,市委公文交换站信箱就塞得满满当当,其实领导根本没有时间看完。
 
  五是挂牌替代落实。某些政府部门热衷于通过与下级单位签订“责任状”转移压力,通过“挂牌”落实工作,责任呈现“漏斗效应”“叠加效应”,导致基层干部的工作“千头万绪、压力山大”。一些乡镇(街道)、社区“一室多牌”“满门有牌”“满墙是牌”。某社区由于场地限制,只好专门定制“抽拉式”标牌,哪个口的上级单位检查,就抽出哪个牌子应付。
 
  痕迹化管理违背初衷、费时费力,基层干部不胜其烦,却无奈地将之视为自证清白、自证努力,实现政绩“可视化”的方式。这些做法不但消耗了行政资源,拖累了行政效率,更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其危害堪比腐败。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列出管理清单,严格控制总量。将各种“专本”整合至不超过2种;控制简报数量,县市区级整合为《信息与调研》,县级以下不单独发简报,简报侧重实际调查研究与问题反映,提倡“无纸化”。
 
  二是完善考核方式,实行归口管理。避免多头重复考核,最好将考察对象述职、基层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相结合;谨慎搞“一票否决”,控制否决事项数量;检查工作以暗访为主、明察为辅,提倡不打招呼、不事先通知,切实改进工作机制;突出结果考核,辅之以过程考核,由考核“痕迹”变为考察干部“足迹”、“实绩”,打通“最后一公里”。
 
  三是优化评价机制,加强民意调查。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价制度,通过服务对象、相关专家、所在地区群众评价的数据分析和事实记录,逐步在工作检查、绩效考评、班子考核中增大民意调查权重。善于通过短信、手机app等对窗口单位开展即时评议,实现全省大数据评议,使之成为“指尖上的民心工程”,建立切实转变基层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的长效机制。
 
  四、抓住改革契机,实现资源“下沉”。应就当前地方机构改革契机,合并同类部门,裁撤冗杂单位,精简机构冗员,将节余编制和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打通“中梗阻”,舒缓基层压力。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待遇,使他们轻装上阵,克服“人少事繁”窘境,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付的工作任务。 (九三学社省委会机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