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盟于1946年在湖北恩施成立 ,除接受民盟中央的指示外,许多工作都是中共地下党的组织领导下进行的。可以说,在湖北和武汉开展的一系列地下斗争中,众多盟员同中共党员一样,冒着坐牢和杀头的危险,为迎接武汉和平解放而努力工作斗争,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和考验。抗日战争胜利后,党盟协力为迎接湖北及武汉解放而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为民盟的政治纲领,在中共湖北省委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新中国人民政权工作和国家事务管理,推动盟员和盟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特别是在参加国家文教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7年,由于“左”的错误,特别是“反右”扩大化,使湖北民盟受到严重挫折。“文革”期间,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我省各级盟组织被迫停止活动。粉碎“四人帮”以后,湖北民盟逐步恢复组织活动。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湖北民盟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贡献智慧和力量。1980年2月,民盟湖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湖北民盟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经济建设、文教建设和其他方面重大问题的协商和讨论;参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履行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同时,进一步调动盟员和盟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组织和动员盟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以智力开发为主要内容的面向社会、为“四化”建设服务的活动,同时民盟的组织也有了较大发展。
民盟湖北省委历届主委为聂国青、马哲民、唐哲、林金铭、韩南鹏、郭生练。现任主委为杨云彦。
截至到2016年底,我省共有盟员10448余人,其中高教界占28.5%,普教界占31.4%,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界占4.8%,科学技术界占13.3%,医卫界占6.8%。市州委员会及支部16个,省直属基层组织51个。盟员中有近400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近100人担任县处级以上政府部门的领导工作,多人担任特约检察员、特约监察员、特约审计员、教育督导员。民盟成员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多人获得国家表彰。
民盟湖北省委主办的内部发行刊物是《湖北盟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