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21-04-21 00:00:00 【阅读 】
近年来,恩施州始终坚持“课程教学、活动促进、文化升华”的思路,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逐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家、校共同参与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环境营造三位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格局。
一、学科融合,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教学中得到加强。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牛鼻子”,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学科教育有机结合,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内容,开发以民族、民俗、民间为主的“三民文化”课程体系,编印配套教材,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把晨读和大课间作为突破口,引导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聆听国学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56个民族是一家的文化理念,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
二、活动促进,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活动中得到巩固加强。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感恩母亲节、“感恩教师”祭拜孔子、“歌唱祖国爱我中华”红歌比赛、“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演讲比赛等主题鲜明的综合实践活动,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唱好民族一家亲歌曲,促进各族师生交流。开展好每年五月的校园文化活动月活动,传承土家摆手舞和连厢舞文化,广泛开展高脚竞速、陀螺等本土民族文化体育活动,让各族学生一起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促进各族文化交融。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知识,进一步扩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感染力和辐射面,实现教育全覆盖。
三、文化引领,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熏陶中得到升华。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浓的书香校园氛围,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串珠,结合土苗民族文化,充分利用文化长廊、展板、学习园地、黑板报等,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教室外宣传栏内绚丽多彩,教室内黑板报上图文并茂,让孩子们目之所见,耳之所听均氤氲在民族文化的空气中。在学校的走道、楼梯、大厅等醒目位置,悬挂中华民族经典标语牌、温馨提示语、励志名言标牌等,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