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昌市五峰自治县多措并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后有18个集体、21名个人被国务院和省市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21年3月,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被正式授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长乐坪镇被正式授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
一、提升创建格局,高位推进创建工作。一是依法依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编印《民族政策法规汇编》《民族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制定和修订了8个自治条例,其中水电、森林资源保护、自治条例修正案等被全国人大作为范本推广。二是高位联动,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委挂帅、政府主抓、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保障人员机构、创建经费、工作责任“三个到位”,确保创建推进有序有力、创建成果丰硕丰富。三是营造氛围,扎实开展“七进”活动,把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青年干部培训学习的“必修课”,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广泛开展“学民族历史、跳民族舞蹈、唱民族歌曲、讲民族故事”系列文化宣教活动;邀请“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央民族歌舞团送戏下乡慰问演出走进五峰;举办土家茶乡女儿会、土家民俗婚俗体验、九子鞭大赛等活动;创作、传唱《民族团结润茶乡》歌曲;打造《茶山七仙女》等舞台大戏,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深度展示创建成果和土家文化。
二、凝聚创建合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汇聚民族群众抗疫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县乡村各级干部大力号召全县各族人民合力抗疫,各族热心人士积极向县红十字会、村委会、疫情值守卡点等捐款捐物,在疫情防控中弘扬民族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助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高位谋划、高点规划、高效实施,打造“土家民居为主调、山水风光为基调、民族风俗为情调”的特色村寨,让一批特色村寨美起来、亮起来、富起来。栗子坪村、腰牌村、茶园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第三批“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月山村、杨家埫村等七个村被纳入“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重点培育名单。三是服务少数民族群众民生实事。首次推行高考生优录网上申报,提高效率。截止目前,已为759名少数民族高考优录考生成功办理了网上审核。
三、厚植创建沃土,构建精神区位高地。一是讲好党史故事,通过“五峰统战”微信公众号大力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引导乡镇商会开展“学党史、感党恩、办实事”主题活动。二是倡导文明新风,用身边典型促进教育引导,大力宣传推介少数民族典型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全国道德模范罗长姐、中国好人李凤英等一批荆楚楷模。三是弘扬民族文化。以举办湖北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契机,编排推广茶韵民族健身操,创编《古道茶人》等大型原创民族歌舞剧。五峰民族歌舞剧团应邀到意大利交流演出,传颂土家优秀文化,推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