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宗教 > 湖北民族 >

武穴市积极拓展社区功能 提升服务少数民族群众实效

发表时间:2019年6月17日
  
  目前,武穴少数民族群众有895人,分布在31个民族。为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近年来,武穴市积极探索,深入拓展社区服务功能,突出少数民族社区服务工作站、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培训点功能,着力提升服务少数民族群众质效。
 
  一、设立服务站(点),增强少数民族群众融入感。从2016年设立螺丝旋社区少数民族工作服务站、教育培训点以来,武穴市委统战部依托城市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先后设立了刘家巷、龙潭等3个城市社区服务站(培训点),为社区内的流动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同时,指导少数民族群众较为集中的社区建设少数民族服务工作站、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语言文化与政策教育培训点,并在政策倾斜、资金保障和物资投入上给予支持,确保站(点)正常运转、服务到位,深受少数民族群众好评。去年以来分别支持龙潭社区、刘家巷社区10000元、5000元。刘家巷社区服务站(培训点)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
 
  二、规范站(点)建设,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守法纪。按照“有领导、有队伍、有办公室、有会议室、有活动室、有服务大厅、有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有专职老师、有教学教材、有制度”的“十有”要求,规范建设社区少数民族站(点);建立《服务点管理制度》、《服务点负责人职责》、《服务点授课老师(志愿者)职责》、《学员守则》等管理制度,不定期开展双语授课和政策法规培训。同时,指导站(点)工作人员、授课老师以身作则,引导少数民族群众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团结邻里。
 
  三、强化服务载体,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难题。根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特点,结合武穴实际,指导相关镇处和村(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经常性组织镇处和村(社区)干部对少数民族同胞进行走访慰问,访近况、解近忧,鼓励各族群众发扬维护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二是开展语言文化与政策法规培训活动。在龙潭社区设立教学点,邀请黄冈师范学院双语专职教师祖拉也提·卡斯木担任授课教师,不定期举办新疆籍维吾尔族同胞语言文化与政策法规培训,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知晓政策、能讲汉语,融入当地生活。三是开展帮扶解困活动。采取“一对一”、“手拉手”方式,为在武穴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同胞切实解决子女就近就便入园入学、证照办理、就医住院、解决生活困难等方面的帮助。目前,已结对80户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