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宗教 > 湖北民族 >

荆州市创新“123”工作方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向纵深发展

发表时间:2019年8月5日
  
  坚持“一个主题”。始终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全市中心工作范畴同部署、同推进、同督办。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创建工作,将民族团结“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活动场所”拓展到“进工业园区”和“进少数民族经营户”,开展“八送”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强化“两个抓手”。着眼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在教育引导和服务管理上下功夫。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开展“我爱中华,我爱国家,我为祖国骄傲”教育活动,每逢重大节庆日点集中组织外来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升国旗仪式,唱国歌、话发展、庆佳节,大力宣扬“民族团结一家亲”理念。在荆州区新风社区探索推广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模式,纳入地方民生实事项目协调推进,实现各民族“共居、共学、共生、共融”,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搭建“三个平台”。建立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平台、宣传平台、交流平台,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先后在8个社区、企业设立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化政策培训点,聘请专业教师授课,每周定期开班,每月定期检查,每期定期验收,有效提升了外来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语言文化水平和政策法规意识。积极培育和选树典型,举全市之力打造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示范乡镇和社区、示范经营户。开展“互访互问”“四爱四争”等活动,结合各族群众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政治上的引领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温暖活动,着眼于民生上的保障开展送健康、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活动,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