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战创新 >

强化三种意识 推动统战工作新发展

——卢斌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6-11-17 10:24:01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西陵区是宜昌的老城区、中心区、核心区,辖区中省企业、科研院所多,民主党派成员多,少数民族同胞、归侨侨眷、归国留学人员多,有各类统战成员2万多人。
 
  2015年以来,西陵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和湖北省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切实加强统战工作领导,全面夯实基层统战网络,创新统战工作品牌,在服务大城建设中展现了“西陵统战价值”。我们的具体做法我们的主要做法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强化、三个着力”。
 
  一、强化责任意识,着力加强党委对统战工作领导
 
  《条例》出台后,西陵区委把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倾注足够精力,切实担负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政治责任。
 
  一是加强学习力度。区委把学习《条例》和《实施办法》作为工作重点,采取举办统战干部培训班、召开统战工作会议、中心组专题讲座、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区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条例》和《实施办法》,以“学习促工作”, 进一步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区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认真落实“四个纳入”和“三个带头”。区委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十多个部门领导任成员的统一战线领导小组。修订完善了党外知识分子联席会议、区级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交朋友结对联系、党外人士情况通报等多种制度,促进统战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和科学化。
 
  三是加强工作保障。2015年,根据人员调整,配齐配强了统战部、工商联领导班子,增加工作人员1名。在工作经费上,按照工作实际增加工作预算,落实政治特别费10万元、党外代表人士培训费2万元、民族宗教工作经费10万元、民主党派活动费、党外政协委员工作服务经费等工作经费近50万元。
 
  二、强化全局意识,着力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一是健全工作网络。西陵区通过开展“统战基础工作建设年”、“统战工作‘五进’工程”,将统战工作向街道、社区、机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延伸。为8个街道(乡、开发区)和各战线党委配齐统战委员,在区直单位、社区、村、网格和企业党组织设立统战工作联络员,实现了“统战工作全覆盖、基础数据全摸清”。
 
  二是健全考评体系。2011年,区委将统战工作纳入基层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西陵区委统战部根据工作量的不同,对8个街道(乡、开发区)和民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卫生局等8个区直部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本次会议后,区委修订完善了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将所有基层单位和区直部门都纳入了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做到统战工作与党委其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同问责,通过严格考核,推动统战工作争一流、上水平。
 
  三是健全组织培育。目前各类协会、联谊会等社会组织越来越多,我们通过联系、团结社会组织,开展“大统战”工作,既扩大了统战工作的影响,又分减了统战部门任务。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分类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参加区委、区政府情况通报、咨询议政、调查研究等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了他们在各领域的专业优势。我们还正在筹划成立海外留学生协会,拟通过协会为我区引进更多的高端人才。
 
  三、强化创新意识,着力打造统战工作品牌
 
  一是搭建共建平台。坚持“同一座城市、同一个家园、同一种荣誉、同一份责任”的观念,积极开展“合作共建”,广泛开展“同心议政、同心共建、同心关怀”活动,创新打造“同心西陵”品牌。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医疗义诊等活动100多次,建立了西陵区社会福利院、西陵区常刘路小学、环城北路社区等一批“同心”服务基地和“同心”示范点。
 
  二是搭建民族团结平台。西陵区是流动少数民族工作大区,我们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环城北路社区开展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创建活动,通过设立社区少数民族服务站,开展社管理创新试点,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收到了好的效果。西陵区学院街办被省民宗委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环城北路社区书记任红娟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6年,我们还将以常刘路小学民族团结“进校园”活动为重点,进一步打造全省、全市有影响力的同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