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战创新 >

创新举措 精准发力 全面打造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升级版”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6-05-24 14:35:15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创新举措     精准发力
全面打造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升级版”
 
  近年来,当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全面打造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升级版”。
 
  一、高位推动,积极构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大格局
 
  切实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委(党组)书记统战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工作全覆盖。市委常委会先后就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有关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将1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地保障。建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和组织部、统战部党外干部工作联席工作制度,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与各部门本职工作,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与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有机衔接起来,统筹盘活了各方面资源。
 
  二、创新举措,不断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发现储备和教育培养
 
  适应党外知识分子构成分布多样化的新形势,坚持以行业管理、对口负责为主,建立党委(党组)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党外知识分子制度,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推进党外知识分子选拔关口前移,多渠道物色“好苗子”。按照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基本标准,建立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库,将体制内及新的社会阶层中70名代表性强、影响力大、贡献突出的优秀人员党纳入了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定期对他们开展思想状况调查和综合评价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保持源头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坚持唱响“同心”品牌,广泛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通过统一战线大讲堂、“同心”品牌创建、“爱献作”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类型对象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依托当阳市社会主义学校,建立党外知识分子常态化培训基地,加强经常性教育培训,增强了他们的“同心意识”。聚焦教育系统党外知识分子人员集中的重点领域,坚持从早从基层抓起,采取挂职锻炼、交流轮岗、强化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党外知识分子给平台、压担子,放手使用,促其成长,提升综合素质,先后在教育系统培养党外学科带头人191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504人,分别占总人数的68%和65%;在各学校培养党外中层干部76名,占中层干部总数的35%。
 
  三、精准发力,强化主动参与和有序参与的有机统一
 
  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尊重与引导、包容与教育等关系,加强分类指导和教育指导,注重把党外知识分子吸纳进政府机关,主动参与政府事务管理,合作共事。近年来,先后从全市教育、卫生、农业、文化、司法等领域的业务骨干中选拔培养2名副县级和20名科级党外领导干部。积极搭建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平台,换届时,将74名党外人士推选为人大代表, 139名党外人士推选为政协委员,分别占总数的35%和63.8%,其主体均是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履职尽责,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从普通教师提拔的党外副科职干部宋丹当选省人大代表后,2015年向省人大提交7条建议得到了湖北省、宜昌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其中5条均已落实。注重在有序性参与上下功夫,市委出台《向党外代表人士通报工作会实施办法》和《关于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加强民主监督的意见》,先后2次召开情况通报座谈会,市委书记亲自与党外代表人士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同时,不断调整完善当阳市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制度,认真落实《特约人员管理办法》,构建了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知识分子信息联接的直通车,4名党外知识分子代表被当阳市纪委聘请为政风督查员,5人被推荐担任宜昌市人民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