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堰市委书记周霁一行到丹江口市余家湾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情不自禁地称赞:“余家湾村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是个好的经验”、“这个范元君真是了不起,就是十堰的吴仁宝”。
这个被称作十堰吴仁宝式的范元君,是十堰金坤建筑安装公司总经理、丹江口市润秋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余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自精准扶贫以来,十堰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积极发动各商会协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与“千企帮千村”行动,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以“精准扶贫企业参与全覆盖和帮扶对象全覆盖”为抓手,因企因地制宜,广泛开展产业、生态、公益、电商扶贫,精准发力,向脱贫攻坚宣战,涌现出无数个范元君式的扶贫典型。
产业扶贫 精准定位
今年以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深入实地调研指导,帮助非公企业精准定位扶贫产业。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带领当地农户脱贫致富,被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郧西恒达扫帚专业农民合作社,带动周围3800个农民参入扫帚产业,吸纳当地100多名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人均收入1.1万元,解决28名残疾人就业,荣获“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武当生物公司打造金银花循环经济产业链,幅射带动7个县区27个乡镇69个村20374户农民种植金银花达4.1万亩,带动2万多农户脱贫增收。湖北渝川食品公司大力发展蔬菜、木瓜、柑桔三大产业,按照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订单经营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企双赢。科地农业开发公司流转5万亩林地,发展中药材和林果产业,实现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通过精心指导,一批以产业扶贫为先导的非公企业,在广袤的郧山汉水找到了扶贫发展的新路径。
生态扶贫 靓丽乡村
近年来,十堰市遵从“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理念,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一批非公企业从中找到了生态扶贫的切入点。湖北寿康永乐商贸集团在郧阳区建设月亮湖生态农业观光园,将其打造成绿美郧阳的示范区、休闲农业的体验区、精准扶贫的样板区、美丽乡村的引领区。湖北子胥湖集团投资56亿元,兴建苗木基地3000余亩,建设丹江口库区滨江生态隔离带、子胥湖文化公园、子胥湖滨江公园、子胥湖生态大道,塑造优美自然。绿色汉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郧阳区投资“安阳湖绿谷”项目,投入国土绿化资金1.3亿元,种植花草3000余亩,完成高标准造林面积12000亩,建立景观式生态基地,打造绿色观赏长廊,创建美丽的绿谷港湾,带动300余户、550多人就业增收,公司法人吴汉冈荣获全国第六届“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由非公企业湖北卓越建设集团投资开发的十堰市五龙河景区获得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称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获得者、通路实业公司董事长王涛在张湾区花园村发展城郊山体休闲旅游项目,筹资1000多万元建设游客体验接待中心,帮助所在村贫困人口由270人减至60人。
公益扶贫 爱心潮涌
今年以来,市工商联积极组织广大非公企业和商会、协会弘扬光彩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助力精准扶贫。突出智力帮扶,阳光房地产公司、安旭工贸公司分别捐助45万元支持郧阳中学精准扶贫贫困学生;郧诚建设公司今年拿出5万元资助一批贫困学生,通过对寒门学子资助,带动家庭脱贫;郧西县企业家王致亮先后为关防乡捐资300多万元建设教师周转房80套3220平方米;竹山明宏塑编公司对联系村上贫困户子女考上大学,按批次分别给予3000、2000、1000元助学金;湖北鹿鼎种鹿科技公司捐赠40万元支持郧西贫困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产业发展,十堰蓝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捐款10万元、东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捐款10万元,和信茂元有限公司捐款5万元、锦翔房地产公司捐款2万元,用于郧西县小河村产业发展;郧阳区工商联党支部为结对帮扶的园岭山村送去了1万只优质“鸡苗”; 市汽车经销行业协会组织全体会员为房县三元村捐款5万元,发展产业项目。实施民生工程,十堰金坤公司总经理范元君投资1000万元自费给村民建50栋别墅,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湖北天运汽车电器公司每年拿出10万元帮扶丹江口市蔡房沟村基础项目建设;竹山仁爱医院自愿包保扶贫陈家铺村,包保贫困户再减少除医保报销以外的自付费用;湖北梨花村酒业有限公司向丹江口市捐赠价值200万元的8台扫路车;万德大酒店董事长陈义华家乡捐助600吨水泥帮助家乡父老建房修路;湖北飞歌科技有限公司捐资20万用于郧阳区南化塘镇磊石河村公路扩建……一件件爱心捐赠的事件在非公企业中发生,一个个公益扶贫的案例跃然纸上,掀起了投身光彩事业、奉献爱心扶贫的热潮。
电商扶贫 传情送暖
近年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把支持非公企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方法,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电商扶贫,传情送暖。以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32户农民网上淘宝和竹溪县非公企业家刘琼开展的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异军突起,以人民商场、寿康永乐、新合作、武当珍品汇、武当山珍公司为代表的非公企业应用电子商务逐渐深入,以林安物流、汉江物流、昌升物流、鄂渝陕国际农商城和寿康、新合作物流配送中心为代表的非公企业电商物流基础粗具规模,形成了绿松石、米黄玉、蜂蜜、花菇、木耳、黄酒等电商集群,将十堰特色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推向全国,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湖北大明汽贸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竹溪县秦巴电商产业园,不仅引进本土电商参与绿色农特品牌经营,还吸纳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赶街网、淘实惠等国内著名电商品牌参与经营,让更多的人走上自主创业道路,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目标。湖北万网云商公司帮农民们卖猕猴桃、售黑毛猪,并成功将房县的食用菌销售到华西村,帮助农民增收300多万元。据统计,当前全市参与扶贫的电商龙头企业100多家,带动就业1000余人,涉农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0亿元。
据悉,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全市1511家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广大非公企业采取产业帮扶、生态帮扶、公益扶贫等方式,直接投入资金达6667万元,带动贫困农户14652户发展产业,吸收贫困户劳动力4284人,支付贫困户劳动力工资8568万元,支持贫困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957万元,直接捐资超过10万元的帮扶企业达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