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战创新 >

夯实基础 创新举措 着力抓出统战工作新成效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6-12-15 08:42:32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孝南区统战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市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有关统战工作精神,坚持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实践难题,以创新的机制营造发展动力,以创新的工作体现作为,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统战事业大发展。
 
  一、围绕夯实基础,着力构建统战工作新机制
 
  区委把贯彻落实中央《条例》和省委《实施办法》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统战工作基础。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区委统一战线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按照“四个纳入”的要求,将统战工作纳入区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校、社会主义学校各主体班教学内容。6月份,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张莉为区委党校第二期主体班学员作了统战知识专题讲座。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建立了统战工作指导组、联络组。乡镇(街道)明确一名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村配备一名统战联络员,形成上下贯通的统战工作新格局。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统战工作机制。区委建立了党外干部和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统战宣传工作等联席会议制度,区委统战部健全完善了统战部机关11项管理制度,建立部领导班子成员“六个一”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统战系统例会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统战系统单位、内部科室负责人工作会议,及时总结部署工作,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三是狠抓部署督办,推动统战工作落实。每年区委都要召开全区统战工作会议,做到一把手亲自部署统战工作,乡镇街道、区直单位一把手参加会议,区委办转发统战工作要点。每年还要召开一至两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统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区委还将统战工作纳入乡镇场街年度目标考核中,形成了统战工作与区委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工作机制;区委统战部结合统战工作目标任务,将统战工作细化分解到乡镇场街,并做到半年一督查,年终一考核,切实让基层统战干部始终做到人人有压力、有动力的工作状态。
 
  二、围绕凝心聚力,致力打造统战工作新亮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统战领域、统战对象不断向基层延伸和拓展。为了最广泛的凝聚力量,一是抓热点,畅通党外干部成长渠道。认真落实区编委会印发的《关于核定12个单位非党干部领导职数的通知》,区委先后在区水务局、审计局、城建局、经信局等单位安排了党外干部进班子。在区民宗局、区植保局、区卫生监督局安排了党外干部担任“一把手”。在这次区乡换届中,区委选拔2名党外干部担任区人大、政协副秘书长(正科级),选拔3名党外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推荐提拔1名党外干部进入区政协领导班子,1名干部担任工商联常务副主席(正科级)。推荐70名党外人士担任区人大代表;提名161名党外人士担任区政协委员,占委员总数60%,区六届人大代表、政协党外政协委员人数均达到上级规定要求。二是抓重点,搭建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平台。区委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制定重大情况通报制度,季度座谈会等制度。2016年,先后召开党外代表人士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会5次。完善民主党派支部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制度;建立党外人士社会调研制度。2016年,4个民主党派支部及无党派代表人士共完成调研报告11篇;率先在全市开展特约人员工作,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特约人员工作的意见》、《特约人员工作制度》。目前,共聘请42名党外人士担任区财政、人社、法院、检察院等8个单位特约人员,全区特约人员工作在中央、省委统战部网站作了经验交流。三是抓难点,开辟基层统战工作新领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难点和创新点。为了切实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顺利开展,今年我们在全区开展了调查摸底,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信息库。成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领导小组。经区委研究同意成立孝南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孝南区编委会下发《关于同意成立孝南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批复》(孝南编办【2016】3号)文件,明确为群团组织,核定事业编制2人,设专职副会长1人(正科级)。目前,已完成党外知识分子联谊成立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围绕服务发展,全力展现统战工作新作为
 
  一是围绕发展,积极构筑“大服务”。以“争创五好”县级工商联”活动为契机,着力加强区工商联(总商会)班子建设,区工商联被授予湖北省“五好县级工商联”荣誉称号。以开展“优质服务办成事、创新创业干成事”活动为载体,成立了孝南区工商联法律服务团,协商解决会员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17起;以开展“三万”、“关爱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共捐资1000多万元投资社会公益事业。以实施回归创业工程为动力,通过外出联络邀回归,以归引归抓招商,搭建平台抓回归等措施。2016年新引进回归项目113个,合同投资106亿元,实际到资2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创新举措,维护社会“大稳定”。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区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在乡镇明确统战委员负责民族宗教工作;在村、社区明确一名干部担任民族宗教联络员,形成了区、乡、村三级民族宗教工作网络。扎实在书院、一宫、中山、民主四个社区开展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试点建设,一宫社区2012年被省委统战部评为同心共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和谐·示范基地”。被省民宗委评为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共建户”工作得到省市统战、民宗部门肯定。制定出台了《孝南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定(试行)》,将全区所有宗教活动场所纳入规范管理。成立孝感城区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和孝南区清真食品行业协会。建立民族宗教矛盾纠纷调解机制。2016年,共化解涉及少数民族的矛盾纠纷50余起,有力地维护了全区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把握大局,开展对外“大交流”。加强机构人员整合,实现区台办和区委统战部合署办公。以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台企、倾情服务促发展”活动为契机,健全完善区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系台资企业工作机制,共为台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9件;建立与台胞、台属、台资企业联谊制度,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共协调处理涉台经济纠纷案件3件,为台胞台属办实事15件。积极开展对外联络交流,接待台湾康宁大学考察团、台湾伟福科技工业(中山)有限公司、台湾孝感同乡会来孝南考察。接待了高雄市久堂里来我区回访问,进一步深化广场街道熊咀社区与高雄市久堂里“友好里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