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宁市委统战部把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作为促进民营企业“两个健康”的重要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机制,确保推进有保障。成立以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任组长,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扶贫办、光彩会等单位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咸宁市“百企帮百村、脱贫奔小康”精准脱贫行动实施方案和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方案。强化跟踪落实机制,定期组织推进会、专题会,实地调研督办,重点跟踪已签约项目落实情况。全市实行一季一督导、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总结,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目前,全市已有236家企业结对帮扶220个村,累计投入资金4.15亿元。
二、打牢基础,夯实长远致富路。咸宁市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实践中,立足于“打基础、利长远”,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以实现自我“造血”带动群众脱贫。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大力促进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截止目前,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超过23700余人次,通过直接吸纳、介绍务工、无偿培训、免费提供经营要素等多种就业模式,带动11200多个贫困户劳动力再就业。引导民营企业兴办学校、捐资助学、设立教育基金、奖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教师,为智力扶贫打下基础。
三、抓住关键,织密民企帮扶网。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把民营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贫困地区生态、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企业发展的同时,贫困户获得分红、务工、土地流转收入,实现村企共建双赢。广泛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村容整洁、乡风文明。赤壁羊楼洞茶叶公司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茶庵岭新城,为25户村民建成新居。协调相关政策性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农发行等13家银行金融机构与13家民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授信3.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