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战创新 >

麻城市“大部制”“大网络”“大平台” 构建统战工作大格局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7-10-25 16:48:44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麻城市委统战部紧紧抓住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黄冈市委统战工作会议和《条例》《实施办法》的机遇,对标施策,精准发力,实现了领导体制再完善,运行机制再优化,工作内容再扩展,着力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一、实行“大部制”,增强统战工作统筹力。整合资源聚合力,着力破解基层“统一战线不统一”这一难题。一是强化党委主责。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五个亲自”。各级党政“一把手”做到“三个带头”。市委常委会多次听取统战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统战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进统战系统“大部制”落实。二是整合工作机构。统战部长由市委常委担任,配齐配强统战部领导班子,工商联党组书记、台办主任、民宗局长同时担任统战部副部长。统战系统的党建、扶贫、招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统一调度,统筹推进,高效运转,“大单位”团队力量得以充分体现。各乡镇办均明确“一把手”为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由一名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党委委员担任统战委员,并配备一名统战干事。市直各部门也进一步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落实了专抓专管。三是完善各项保障。市委成立了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等4个文件,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盘棋”思想,统一调度,加强协调,形成“大合唱”,最大限度地整合统战部门的资源和力量。
 
  二、构建“大网络”,增强统战工作推动力。健全工作组织,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了统战组织和统战工作的覆盖面。一是纵向扩展抓网络。市委明确要求各乡镇办党委书记为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村(社区)都明确支部书记负责统战工作,425个村(社区)党组织成立了统战工作联络组,26个主要市直单位明确了分管统战工作的责任人,实现了统战组织网络全覆盖。二是横向合作抓协调。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建立了由市委统战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民族宗教工作、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以及统战宣传工作等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三是定向宣传抓氛围。每年举办两期统战成员暨统战干部培训班,培训人数达480人(次);借助全省“统一战线大讲堂”平台,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统战系统干部进行了一次全员轮训,参训人数达670人(次)。选派党外干部、民营企业家参加省、黄冈社会主义学院学习达22人(次),向市“四大家”领导和全市各乡镇办区园、市直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统战成员发放《条例》和《实施办法》读本1200本,开展学习讨论,确保入脑入心。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统战政策、统战活动和统战人物,形成广大干群认识统战、支持统战的良好氛围。
 
  三、搭建“大平台”,增强统战工作贡献力。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坚持高位引导,助推转型发展,在大统战格局中追求大作为。一是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完善市委半年情况通报会制度,每半年向民主党派成员、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廉政建设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等情况,听取意见建议。落实好《关于建立和健全党政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的意见》,邀请参加专项检查、行风评比活动,支持开展专项调研等。近年来,共完成专题调研报告28篇,反映社情民意138条,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决策依据和重要参考。二是搭建助推发展平台。加强工商联组织建设,成立了19个乡镇商会、8个基层行业商会、5个异地商会组织,推动了统战工作向商会组织的有效覆盖。建立市级领导与部门联责帮扶机制,联系重点企业284家。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月”和“万名干部进万企、创优服务稳增长”活动,动员全市广大干部深入企业,认真听取意见建议,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深入推进“百企联百村,脱贫奔小康”活动,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组织全市260家规模以上企业与178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全市社会公益事业、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行动中主动捐款达3200余万元。三是搭建共促和谐平台。市委、市政府完善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下发了《关于建立全市民族宗教事务三级管理网络和两级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各乡镇办加挂了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牌子,做到了“四有”(即有阵地、有网络、有制度、有专人)。村(社区)明确了由支部书记为民族宗教工作信息联络员,负责及时掌握本辖区情况,通过调查摸底,对标分类,关闭取缔场所38处。强化服务,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解决就业、子女就学等困难,引导他们融入麻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