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区贫困县,经济外向度不高,如何发挥统战优势广借外力开放发展?近年来,咸丰县委统战部以商会建设为突破口,把异地商会作为统战工作重点领域拓展,建成一处处“暖心家”,有力促进了非公经济“两个健康”。
一是高位推进用“苦心”,让商会成为“关爱之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商会工作,坚持年初研究部署、半年检查督办、年终听取汇报“三个到位”,推行上门听取在外人员想法、深入查看企业经营状况、组织力量进行谋划磋商、与异地相关部门协调争取的“一听二看三谋四争”四步工作法,构建商会筹建流程、管理办法、运行章程、经费保障、考核评价“五位一体”机制,成功组建了武汉、广东、北京3个商会,温州商会、华东三省联合商会正在筹建。
二是助力经济增“信心”,让商会成为“发展之家”。该县着力打造开放开发“前沿阵地”,目前,全县有30余家企业成功走出去“显身手”,有近40个项目与外地企业对接落地;发挥引领带动“龙头作用”,目前,异地商会与县内30余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每年为县内重点企业增收8000余万元;放大回乡创业“吸盘效应”,大力实施回归工程,目前,异地商会有30多个会员企业回乡投资兴业,总投资达15.9亿元。
三是畅快互通促“安心”,让商会成为“团结之家”。该县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推行“一月一信息反馈、一季一情况研判、半年一走访调研”的双向沟通机制,畅通渠道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强化商会“定纷止争”的润滑剂作用,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各地商会成功化解矛盾纠纷近300件。
四是优质服务暖“民心”,让商会成为“惠民之家”。县委、县政府在异地商会组建了“就业商务服务工作站”,与商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打造“综合服务网络平台”,整合招商、司法、人社等部门业务,为在外人员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务。通过建立党员之家,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有家可依靠”;通过法律维权,为在外创业人员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引导商会会员投身脱贫攻坚战,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目前,一批企业已与县内30个贫困村建立了稳定利益联结,各异地商会筹资近3000万元投入到家乡脱贫行动,建立助学基金,帮助200余名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开展就业咨询、就业培训3000余人次,帮助贫困家庭输出劳动力1000余人。(彭佑双 吴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