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战创新 >

西陵区创新开展“统战工作进小区”活动

——张才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8-06-14 11:22:22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随着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结构转型,统一战线内部发生了深刻变化,统战对象大量增加,统战工作社会化、群众化倾向日趋明显。为将统战政策宣传到最基层,作用发挥到最基层,问题解决落实到最基层,今年以来,西陵区以“业委会组建100%覆盖工程”为基础,找准突破口、夯实主阵地、创建新载体,把统战工作向小区延伸,拓宽统战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地方发展的渠道,取得良好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找准突破口,推进工作“有抓手”
 
  小区统战工作首要是明确依靠谁和怎么做的问题。为此,西陵区以建组织、强队伍为突破口,抓好“三个五”措施,逐步打开工作局面。一是完善五级网络。将统战工作链条往下延伸,将网格和小区纳入统战工作责任体系,形成“区、街道、社区、网格、小区”统战网络全覆盖,打通统战工作最后一百米。二是推行五项标准。确立小区统战工作的五项基本标准,即挂牌一个统战工作室,明确一个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制作一个统战知识宣传栏,建立一个统战信息数据库,开展一系列统战主题活动,将小区统战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健全五支队伍。健全“1+4”队伍力量:1即小区业委会,4即对口联系帮扶业委会的4支固定力量——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专职工作者、网格员)、政法干警、法律工作者(律师)。明确小区业委会为统战工作的实施主体,引导4支固定力量协助开展工作。同时,根据需要将综合素质高、热心小区建设的统战对象纳入统战联络员工作队伍,进一步充实小区统战工作力量。
 
  二、夯实主阵地,凝聚力量“有平台”
 
  统战对象普遍层次高、社会联系广、专业技术强,要将统战对象的聪明才智凝聚到8小时以外的小区治理工作上来,必须搭建好平台,让统战对象的资智优势有用武之地。一是搭建联谊平台。在小区内成立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港澳台侨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联谊小组,将符合条件的400多名统战对象吸纳进联谊小组,各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组织原则等,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业委会与统战成员“双服务”工作机制。业委会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为统战成员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同时又动员和组织广大统战成员为小区建设提供服务。目前已开展“双服务”活动70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50多条,为统战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00余个。三是搭建交友平台。完善与党外人士交友工作制度,业委会成员每人联系1个重点党外代表人士,每2个月开展一次走访活动,每半年召开一次集中座谈。经过多方努力,业委会已与300多名统战对象结对交友,建立了常态化联系。
 
  三、创建新载体,确保长远 “有活力”
 
  小区统战工作主要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缺乏有效载体,就会严重影响统战工作的生命力。为此,西陵区扎实开展“四心”同创,确保统战工作展得开、可持续。一是开展“同心教育”活动。在小区内组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开展“不忘初心”系列主题教育活动50场次,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二是开展“同心议事”活动。建立“小区统战工作”微信平台,定期发布学习资料和小区动态,引导统战成员为小区建设建言献策,统战对象共组织、参与小区民主议事598次,协商解决问题211件,化解矛盾121件,“主人翁”身份不断巩固。三是开展“同心闪光”活动。号召400多名统战对象回小区亮身份,按照“五个一”开展工作:即认领一个小区岗位,为小区建设出一个点子,为小区发展办一件实事,组织一次小区活动,参加一次为民服务咨询。建立积分制度,统战对象参加小区活动所获积可在合作企业兑换奖励。以楼栋为单位,评选“小区之星”,激发统战对象参与小区建设工作的热情。四是开展“同心关怀”活动。鼓励统战对象积极参与小区法律咨询、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活动。近年来,在小区层面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150场次,落实帮扶资金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