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老河口市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央、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倾力推动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先后受到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等各级表彰31项次,11次在各级各类统战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全国先后有6个省共36个考察组到老河口市考察交流。
一、乘东风补短板,让基层统战工作氛围热起来
新时代,统战工作领域大幅扩容,统战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县级统战工作不适应、不充分、氛围“冷”的问题成为整个统一战线的“短板”。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和《条例》颁布后,老河口3任市委书记和3任统战部长接力基层统战工作破题发展,借东风乘势而上。一是大张旗鼓学《条例》造势。邀请省委党校、民盟湖北省委、省社院等专家学者对全市党政干部和统战对象1万多人次进行专题辅导。出台贯彻《条例》措施、创新基层统战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举办纪念《条例》颁布两周年知识竞赛活动,创办“走进老河口统战”微信公众号,持续掀起学习热潮。二是创新“五有”阵地建势。在全市乡镇、街办开展基层统战组织“五有”规范化创建,做到有班子、有制度、有阵地、有经费、有亮点,着力构建市乡村三级基层统战网络体系。三是拓展群众创意扩势。及时推广仙人渡镇仙鹤社区党委副书记王运福统战“三邀工作法”,向乡镇、村(社区)免费发放王运福创作的《群众语言话统战》手册,在全市形成了“统战工作热”。
二、选难点破难题,让基层统战工作举措实起来
一是凝心聚力紧贴实际。紧贴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紧贴统一战线难点热点、紧贴全市发展需要、紧贴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采取点题、征题、选题、评题、审题等办法,每年给全市统战成员出题目30多个,260多篇被各级刊物平台登载。二是服务中心做实项目。实施“连心工程”,编辑出版统一战线《老河口人士名录》《河谷人士名录》,全市“四大家”领导每人联系1家商会、1家民营企业、1个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1名归国留学生、1名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1名宗教界代表人士、1个市直统战成员单位和1个乡镇统战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实施“进企业、解难题、增信心、促发展”工程,组织全市党外代表人士和统战干部包保17家规上企业,选派7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入驻全市140家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困难350多个。三是各项活动突出实效。组织律师服务团对全市各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为涉法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援助430多起;组织同心税务师服务团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协调解决涉税难题64件;扎实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将8个方面内容纳入当地基层党委政府考评体系;成立海归留学人员、侨属侨眷、港澳台同胞等各类服务团体12个,为1600多人次提供了各类服务。
三、创特色呈亮点,让基层统战工作手段活起来
一是打造“五型”知联会。紧抓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不断增长时机,及时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着力打造成长型、建言型、创新型、协同型、服务型“五型”知联会载体。二是创建新媒体中心。市委统战部和宣传部联合成立新媒体中心,明确为副科级单位,核定4名事业编制,先后吸纳35名新媒体代表人士加入。三是开办“同心大舞台”。把全市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创作、音乐、戏曲、歌舞等方面人才组织起来,配合文化部门做好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同心大舞台”先后演出206场次。四是创立“白领之家”。在湖北泽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白领之家”,吸纳公司35名中高级工程技术和骨干管理人员,建立了“老河口留学生俱乐部”,市委统战部在该公司建立的海外留学人员服务站,被列入全省基层统战工作示范点。五是构筑乡贤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围绕“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市民下乡”,成立乡贤统战联谊会,培育红河谷乡贤统战示范点,建立乡贤统战说事室,规范基层协商民主,打造“一区四馆”,村民称“统战进乡村、服务暖人心”;在仙鹤社区推出“乡贤服务窗口”,通过“八个一工作法”,使统战工作在循环产业园、社区楼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