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关注 >

“云上贵州”,给“楚天云”带来了什么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7-08-18 08:33:35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一提到大数据,就有人说:“去看看‘云上贵州’吧!”
 
  贵州,是率先获批的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目前,“云上贵州”的日访问量超过10亿人次。以“云上贵州”为平台,贵州大数据产业已成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这朵贵州的“云”,将与“楚天云”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记者前往贵州探访。
 
  自上而下行动
 
  成立省级大数据管理局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当时,大数据产业的“婆婆”众多,该省政府办公厅、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等六个部门管理着电子、数据、网络、信息等工作及衍生出来的相关产业。这些行业主管部门掌控着本行业的大数据,谁也不愿意毫无回报就拿出来共享。“看上去人人有责,但在实际工作中成了人人无责。”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景亚萍说。
 
  群龙无首不行,但九龙治水更不行。
 
  2016年下半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摆出两招“杀手锏”,以省经信委信息产业办公室为基础,筹建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直接隶属省政府。与此同时,在之前已经成立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将所有省直机关一二把手、地市市长及相关企业领导列为成员,整合各方资源,引导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
 
  今年1月25日,贵州省政府正式印发《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全国首个直接隶属于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的大数据管理局宣告成立,级别为正厅级。
 
  该局产业发展处处长韩来旸感触颇多,以迁移各单位的大数据为例,如遇有消极、抵触者,可以直接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对拒不执行者可以直接向纪委汇报。“各单位、各地市都是抢着迁移,生怕落在了别人后面。”他说。
 
  理顺了体制机制,贵州大数据产业爆发式发展。
 
  七朵云多彩绽放
 
  数据全面共享
 
  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工业、电子商务、食品安全等方面建设的“七朵云”率先登录“云上贵州”。截至2016年底,共有超过7760万条数据成功互联互通,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级政府“可机读活数据集”全面共享。
 
  这些数据做什么用?
 
  在贵州大数据展示大厅,记者看到这样一个案例——2016年初,贵州省某高速公路发生山体塌方,交通中断。由于无法判定塌方体内是否有被困车辆和人员,无法确定排险抢通施工方案。难题交给了“云上贵州”系统,通过对收费站进出口车流量、车辆正常行驶速度等相关大数据分析,最终锁定7辆机动车在发生塌方时经过该路段。
 
  7个电话,确定7辆机动车已安全通过。相关单位迅速按照无被困车辆和人员的方式施工,2小时10分钟后交通恢复。“货车帮”,每天交易额120亿元,2015年为中国货车司机节省了500亿元燃油费用。从百亿融资到阿里巴巴鼎力扶持,“货车帮”飞速发展,如今,贵阳因为“货车帮”,成了中国公路物流的信息中心。
 
  按照计划,2017年底,省、市两级政府部门非涉密应用系统将100%接入云上贵州体系,打造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云上贵州系统体系内的政府应用系统数据资源目录将100%上架、50%数据资源共享。“按照目前的进程,只会提前,不会延后。”景亚萍说。
 
  成为经济“顶梁柱”
 
  逐梦数据之都
 
  “云上贵州”,拉开贵州“数据之都”的序幕。
 
  今年7月12日,贵州省政府与苹果公司签订了iCloud(苹果公司提供的云端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作为当今世界跨国高科技巨头之一,苹果公司将和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数据中心,投入10亿美元“携手并进”。此前,微软、戴尔、英特尔等全球IT领先企业也与贵州签订多项合作协议,并联手建立多个创新平台及大数据平台孵化基地。
 
  今年年初,贵州省政府印发了《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年)》,成为全国首个发布的省级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贵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要达到30%以上。
 
  大数据产业,拉动了贵州经济列车。2016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1173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增速高出全国3.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