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不断深化群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任务要求,荆门市党的群团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在全市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和侨联五家群团系统中,创新改革下沉机制,实施错时工作举措,即充分结合各群团组织服务对象实际,调整群团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丰富工作内容,优化服务质量,在更宽泛的时间,更广泛的领域,更好的开展工作。
荆门市群团组织按照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省党的群团改革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尔肯江·吐拉洪同志要求,结合群团组织服务对象实际,探索错时服务工作方式,建立完善的错时工作制度,通过夯实基层基础、压实基层责任,有效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有效解决了群团工作“脚不沾地”脱离群众的问题。
一是引导群团工作重视基础。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市党的群团改革专项领导小组组长郑中华同志对错时工作亲自安排部署,广大群团干部摆脱文山会海、走出机关大院,将“两新”组织中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农民工、社会青年等大量游离于群团组织之外的人员纳入群团工作当中,按照群众的节奏来安排工作、开展活动,完善联系群众制度,建立“群众说了算”的评价机制,多下基层、少坐机关,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锦上添花,让群团组织真正成为深受群众信赖的“娘家”。
二是促进群团工作巩固基地。坚持以下促上,抓好乡镇、街道和园区群团组织这个桥头堡,把工作重点放在建强建活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上。积极培育专业类、公益类、服务类社会组织,促使群团工作从群团组织“自转”转向带动社会资源“共转”。市总工会、市妇联建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吸纳社会组织入驻,围绕法律服务、文化教育等开展服务;团市委依托“青春梦工场”开展“创青春”“爱青春”等项目和关爱留守儿童“希望家园”活动;市科协引入社会资本高规格建设“云创智谷”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三是推动群团工作充实基层。实施错时工作,积极开展无假日工作制和全天候服务制,不断丰富群团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在晚上6点-8点和节假休息日,深入到群众当中,与他们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坚持上下联动,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群团组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社会手段、社会力量开展工作,不求所属、但求所用,不断探索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善治”模式,不断增强基层群团的组织力、吸引力、凝聚力,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