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华同志现任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武汉市委会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附属协和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作为主要负责人的科研项目有1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出版专著及参编专著《消化道运动学》、《内科临床基本操作》等30多部,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曾多次获国家教委、卫生部、湖北省、武汉市科技进步奖,获美国动力学青年研究者奖,获国际EGG学会青年研究者奖等多种奖项,被评为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6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担任省市农工党领导职务后,面对新的起点、新的挑战,他坦诚地说:“是中共党组织的支持和农工党组织的信任,使我有信心有勇气迈进新的领域,承担起新的责任。党派工作是多党合作事业的组成部分,党派工作既然选择了我,我就要尽力而为。”
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认识到,作为一个党派领导人,要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放在首位,作为行为准则,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作为举旗人,他像维护生命一样维护市委会领导班子的团结。他作风民主,真诚地向所有内行人请教,向老主委和其他副主委请教,向统战部党派处的同志请教。他重视党派建设,多次走访基层组织及所在的中共党委统战部,掌握基层组织和党员后备干部队伍基本情况。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基层组织的活动,与基层党员谈心了解情况。积极参加“健康周”、“和平周”等社会服务活动,在现场为老百姓义诊,为医务人员讲课。利用午休时间到机关跟每位工作人员谈心,提出机关建设要从建立健全机关各项规章制度着手,机关工作要制度化规范化,要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绩效管理。
他积极参政议政,每次参加双月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以及政协会之前,他都要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把握会议主题,拟好发言提纲。他认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我们农工党要充分发挥医卫界的优势,着重就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关心弱势群体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年他先后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建议”、“建立武汉市青少年白血病救助基金”、“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化,打造中部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建议,有的上升为政协建议案,有的被评为优秀提案,有的获优秀大会发言奖。
侯晓华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是,首先要当一名好医生,为患者服好务。为了两者兼顾,他合理安排工作,压缩休息时间,多年来他几乎没有在晚上12点钟之前睡过觉。在医院他提前上班,推迟下班,让更多的患者得到他的服务。他的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常常是刚从外地讲课回来,下了飞机就赶去参加政协调研或党派考察。
“人最可贵的品质是诚实”,这是侯晓华做人做事的原则。多年来,他一直以诚实做人,踏实干事,时时处处践行着他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