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三五专栏 > 岗位建功 >

王林:用生命撑起法律援助的蓝天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7-04-24 08:51:05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 
图为:王林(左4)在开展法律援助活动
 
  王林,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湖北襄阳人,无党派人士。现任黄石市司法局副局长、黄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他,是一个身患精原细胞癌19年的病人,19年来,他深受病痛折磨,但他始终笑看生死,对事业饱含执着,用生命撑起法律援助的蓝天。
 
  1997年底,报纸上的一则消息让王林萌生了成立法律援助中心的想法,于是,正在住院的他立即向市司法局请命,创建市法律援助中心。在中心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王林拿出自己不多的积蓄购买办公设备,1999年6月,基本建成一个人的“中心”。
 
  中心秉承“法律援助让人人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的理念,以困难群众为重点,免费提供法律援助。随着中心“业务”增多,王林又协助各城区建立起5个法律援助中心,并在市残联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基本建成了全市法律援助网络,将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妇女儿童基本都覆盖在法律援助之中。
 
\
 
  在法律援助中心事业步入正轨后,天性不甘按部就班的王林又开始了法律援助事业的探索。从2004年开始,他关注到了城市的社区和农村的乡镇,那里是社会的底层,有着最广大的低收入人群和最需要法律援助的人们,他认为法律援助就是要让这些最需要援助的人群得到最方便、快捷、便利的法律服务。王林开始策划“法律援助进社区、乡镇活动”,首先把辖区的黄石市黄石港区作为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的试点单位,构建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援助中心的法律援助纵向网络,让社区的群众感受到法律援助就在身边。2005年8月,黄石市启动了法律援助进乡镇计划。在“阳新百村行”的半年时间内,王林走进30多个村“陌生拜访”,与村民促膝谈心,了解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当司法部的领导来黄石调研,在阳新县竟有85%的群众知晓法律援助。2006年8月,王林通过温州市司法局、温州湖北商会建成“黄石·温州”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站,开创了我国异地法律援助协作的先河,也为广大外出农民工搭建了维权的平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2011年至2015年间,黄石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476件,受理法律援助事项83868件。至此,在他奔走努力下,黄石法律援助队伍不断扩大,援助范围不断拓展。
 
  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2002年3月,王林创办了个人法律援助网站——“民心法律援助网王林沙龙”。2012年6月,全省首个法律援助机构新浪官方微博“黄石法律援助”开通;2013年王林又成立了全国首个法律援助机构微信公众平台——“黄石法律援助”。一次,一名网友通过微博申请的农民工集体追索劳动报酬案件,从黄石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办理,到11名农民工拿到工资仅仅只用了3天时间,该微博因此成为全国政府新浪微博影响力风云榜司法类“百强”微博。
 
  如今,黄石法律援助“双微平台”建立起涵盖4家市直律师事务所参与,20多名律师共同参与的网上值班咨询,得到了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的充分肯定。在2015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全国25000余个政法系统“双微”排行榜中,“黄石法律援助”长期在“地市级司法行政系统分榜”中名列全国前十位,是全国唯一入围的法律援助机构,也是全省唯一入围的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
 
  在担任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王林一直围绕司法公正、法律援助等热点问题建议献策,利用大量的业余休息时间跑社区、访农家、下基层、进企业了解民生,亲自撰写《关于扭转当前中国慈善机构被动局面》《加快对法律援助的立法进程》等20余个提案,切实将基层的民意与心声带到了中央,并获得了“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
 
  央视“十年法治人物”、首届“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司法部二级英模、两届全国政协委员……这些荣誉的取得,都是王林一手一脚做出来的。当初医生曾给王林判了“死缓”,断定他最多只能活3年。如今19年过去了,虽然每个星期要做3次透析,王林依然那么忙碌、自信和乐观,“如果一个人不能像恒星一样永恒,那就像流星一样光芒灿烂。即使燃烧尽了,也要留光明在人间!”这是王林用生命坚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