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魏则西的去世,让莆田系民营医院、百度推广、部队医院承包体制以及医疗监管制度等话题又成为全民关注焦点。撇去医疗监管、百度推广这方面的问题不谈,我认为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整个医疗体制的改革问题。医疗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改革,而改革的源头我认为应该更多的关注分级诊疗。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大幕的拉开,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1.精心设计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医疗还是没有得到患者的普遍认可,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
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直接导致分级诊疗无法实现,这种情况既体现在三级医院过度扩张,也体现在基层卫生机构资源不足。
3.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做实做好分级诊疗,加快推进医疗改革应是当务之急。
为此,建议:
1.有效管控医院数量和规模。单体医院规模过大,不仅带来低下的医院效率,更产生强大的“虹吸”现象,不断地把患者、医学人才等资源从基层医疗机构吸引到大医院,严重阻碍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欧洲医疗界普遍认为,一家医院在200-620张床时,医院的效率最高。有效管控医院的数量和规模,一方面可以避免患者和优质医务人员大量的涌入大医院,增加大医院的医疗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中小型医院和基层医院、卫生室的人才配备,保障医患的平衡。
2.有效加强全科医生培训。继续完善基层医生定期培训和考核制度,必须配备合格的全科医生,若非如此基层首诊就是一句空话。出台政策支持临床医学本科生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用以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基层医生不足的现象。
3.有效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医师多点执业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推进医生多点执业有利于加速优质资源流动。在监管得当的前提下,允许医生自由执业、自由开业,推进多点执业的发展,对于分级诊疗是有益处的。
4.有效发展社会办医。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大力发展社会办医,促进市场竞争的形成,倒逼公立医院改革,弥补基层医疗机构公共资源的不足,也是一种促进分级诊疗,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办法。
5.有效完善新农合、医保患者的报销机制。在保证医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调整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报销比例,降低高等级医院报销比例,让慢病或常见病患者可以合理流向基层或社区。让医保制度成为当前合理调整医疗资源的杠杆。
6.有效宣传,提高居民对分级诊疗的认识。通过微信等新一代自媒体向民众广泛宣传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双向转诊制度、报销制度等相关知识,转变居民就医观念,改变传统“患者选择医生”的模式,让患者能够理性就医,合理引导民众分级诊疗。(农工党咸宁市委会 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