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互联网+”热潮撬动了新一轮创新创业的激情。而常德市武陵区正通过致力打造泛湘西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积极整合有效资源、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扶持本土电商企业发展,借力“互联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铺路搭桥,用“互联网+”模式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助推非公企业转型升级。
调研论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
早在2014年年初,武陵区委统战部、工商联就敏锐地捕捉到了“互联网+”这一发展趋势与机遇,经过广泛调研,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区互联网产业建设”的提案,得到了武陵区委书记罗少挟、区长莫汉桃的高度重视。经过进一步调研和反复论证,武陵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武陵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安排了专项发展资金,决定通过三到五年时间,集聚移动互联网骨干企业,培育行业龙头,形成产业集群,致力打造泛湘西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区委区政府还对园区的规划定位、发展方向、项目推进、配套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筑巢引凤,加快移动互联网创业园建设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支持非公企业利用互联网+发展壮大,武陵区总投资7.5亿元用于移动互联网创业园工程建设,打造泛湘西北移动互联网、电商企业孵化器基地,引导中心城区退城入园企业集聚发展,将园区打造成高密度厂房、高效率产业、高技术聚集的高新技术园区。武陵区移动互联网创业园工程分为三期,总占地面积103亩,总建成面积17万平米。目前,工程一期7栋4万平米厂房已投入使用;二期8栋4.5万平米厂房年底可以交付使用;三期建成2栋26层双子楼8.5万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大厦,计划2016年底完成建设。由于谋划早、建设快,2015年2月,武陵区移动互联网创业园获批成为全省第二家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园。
公共配套,提供良好工作及生活环境
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面,针对移动互联网企业的行业需求,园区邀请了专业技术实力雄厚的联通、电信、移动等公司为入园企业提供通讯、网络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为方便入驻企业员工的食宿,园区内修建了300套公租房,引进成熟的餐饮企业办理员工食堂;并规划了仓储物流、超市、娱乐、健身、停车等功能配套区域,为入园非公企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园区还将筹建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与银行、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以贷款、参股等方式支持园区非公企业发展。
专业配套,打造三大专业服务平台
为了给非公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园区正在建设3个专业服务平台。一是投资100万元建立监测受理平台,提高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处理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加快对受理响应速度,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和提升网络的保障能力,完善信息移送机制,全力配合政府实施行业监管、专项治理等各项工作;二是投资300万元建立IDC项目服务平台,主要是IDC机房及网络设备建设,为企业和各类网站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带宽等业务;三是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建设园区综合信息云服务平台,将所有信息资源全面数字化,进行整合和集成管理,推动园区进行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园区服务信息化、管理规范化。
招商引资,推动互联网产业聚集
武陵区成立了由工商联、工信、商务等单位组成的专业招商团队,坚持产业转型的思路,在招商引资上精选符合互联网业态的企业、有品牌及具备成长潜力的企业,把全区范围内的600多家电商企业作为招商重点,制定出台了系列入园创业的优惠政策,对入园的移动互联网非公企业,给予办公、科研用房两年免租金、三年半租金的优惠。目前,已有华智动漫、新浪潮、亿利达、腾道科技、本地易购等50多家企业办理入园手续。力争用3-5年左右的时间,在园区集聚300家左右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培育30家左右具有创新活力的成长型移动互联网企业,扶持3个有影响的移动互联网龙头示范企业,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解决主城区就业6000人左右。
筹建协会,促电商企业抱团发展
对于入驻移动互联网创业园的大多数中小微电商企业而言,资本少,抗风险能力差,抱团不仅可以汇聚更多创意,还可分担风险。武陵区眼下正在协调相关部门筹备成立电子商务协会,促进电商企业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实现抱团发展。协会将在整合资源、政策宣传、业务培训、理论调研、咨询服务、对外交流、技术服务、等方面,推动全区电子商务和相关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目前,武陵区移动互联网创业园已有50余家非公企业申请入园,近30家企业正式入驻并开始办公,初步搭构了移动互联网电商集聚区。园区也初步形成了以本地龙头电子商务企业、高附加值IT企业为主,各类高新尖创业企业为辅的良好生态圈。预计武陵区移动互联网创业园完全建成后,能带动1000家以上移动互联网企业入园,3年内打造成泛湘西北最大的移动互联网产业聚集区,5年内打造成省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园区之一,实现直接交易额达到30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过亿元,辐射带动延伸产业增加产值1000亿元以上。